当“小栗子们”带着好奇和懵懂初次踏入交大,一份份温暖与守护已经就位。利兹学院迎新志愿服务队25名党员志愿者、43名团学组织志愿者、21名导生志愿者以“微光聚星河”的力量,让初入校园的“小栗子”们与家长感受到了学院温度。接下来,就让我们走进这份温暖,看看志愿者们如何为“小栗子”的开学路保驾护航。

一、分岗守初心,各自展风采
党员志愿者:先锋领航,展现党员风采
“同学,我帮你核对一下身份证信息。”
“家长这边请稍坐,录入信息后就能领校园卡。”
党员志愿者的服务台前,总能听到这样温柔地叮嘱。

25位党员志愿者们提前到岗,从清晨的设备调试到傍晚的资料整理,党员志愿者始终站在“最需要的地方”,用“零差错”的服务,把“先锋引领”落在每一个细节里。



团学组织志愿者:协作接力,彰显骨干力量
“同学请问你的专业和名字是什么,我给你找宿舍钥匙和校园卡”
“走侧门不用绕路,我带你过去。”
团学组织志愿者的脸上总是洋溢着热情的笑容。

学院团学组织的43名志愿者,用分时段值班制扛起物资发放和路线引导的任务,成了“小栗子”们的“校园向导”。他们提前将物资按专业分类码放并贴好姓名贴,看到拎着行李箱、满脸迷茫的新生,会立刻上前引导他们报到。他们的协作让迎新工作像“流水线”般顺畅,却又满含人情味。


导生志愿者:陪伴续航,体现学院温暖
“学长,报到当天需要带身份证复印件吗?”
“学姐,咱们专业的课程安排大概是怎样的?”
从“小栗子”们收到录取通知书的那天起,21名导生志愿者的QQ就成了“专属答疑热线”接线员。

他们分享行李清单、校园生活攻略,深夜还在回复“宿舍有没有独立卫浴”“军训要带什么”的琐碎问题。从“云端”的耐心解答到“线下”的全程陪伴,导生志愿者成了“小栗子”们最熟悉的“校园引路人”


二、志愿心声:那些藏在服务里的温暖感悟

党员志愿者李卓睿
当帮助新生确认好注册流程信息,听到小栗子们说“谢谢学长”时,我倏然懂得,“党员先锋”并非虚名,而是融入细节的担当。连续三年驻守迎新岗位,变的是新生面孔,不变的是服务初衷;唯愿以这份初心,护航新生踏上熠熠生辉的大学旅程。
团学组织志愿者赖涵彬
我和志愿者伙伴一起,帮小栗子们顺利完成报到流程。天气虽热,可大家始终带着最饱满的精神劲儿迎接新生和家长。手里的校园卡和利兹文创一套套递出去,还会笑着附上一句“欢迎加入利兹大家庭”。找到寝室、解答完校园生活的疑问后,小栗子和家长们脸上舒心的笑容,是对我们志愿服务最实在的认可。
导生团志愿者陈玉淞
“学长,你好!”从第一条QQ消息开始,导生这个身份,才真正有了沉甸甸的实感。小栗子们一个接一个地提问,悄悄充盈了我的内心。“同学,欢迎入学!”递出开学礼包的那一刻,看着一个个熟悉的网名终于化作眼前真切的笑脸,我想,一切的付出都是值得的。未来四年,我愿与他们携手同行,共同度过美好的大学生活!
两天的迎新落幕,89名志愿者的身影,成为新生记忆里的温暖底色。他们用行动证明:青春的意义,在于把自己的微光,汇入别人的星河。是他们的坚守与热爱,让新生们的校园“第一站”充满安心与期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