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2日,西南交通大学图书馆举办“新中国铁道交通院校的青春影像”专题讲座暨主题展览。本次讲座由西南交通大学图书馆馆长郭春生主持。利兹学院学生第一、第二党支部十余名入党积极分子参与活动。

武汉美术馆原副馆长刘宇以《大桥》中的珍贵档案为引,讲述青年设计师唐寰澄的建桥经历,重温武汉长江大桥建设的峥嵘岁月,回溯桥梁工程中的报国初心;以《朋友,新年进步》中的高校贺年片为线索,展现铁道院校从追赶到引领的技术飞跃,为当代工程教育与校史发展注入精神动能。

随后,入党积极分子参观1950年代铁道院校的勘探图纸、建设手记等实物展品。随着刘宇的讲述,这些影像和文件不再是冰冷的史料,而成为传递时代精神的鲜活载体。

学生第一党支部入党积极分子熊一帆感叹道:“从长江大桥到高铁技术的逆袭之路,彰显了‘钢轨上的爱国者’精神,激励我们践行留学报国初心。”未来,学院将继续鼓励利兹学子参与“留学报国正当时”系列活动,传承“留学报国”光荣传统。
推荐阅读:
《大桥》:详细记录了中国桥梁建设的历史和成就,是了解中国桥梁文化的重要资料。书中不仅记录了大桥建设背后的历史故事,更展现了一个时代的情感美学和社会风貌。从唐寰澄设计方案入选的背后故事,到中国桥梁专家团队在建设中的卓越贡献,书中内容丰富而翔实,为读者呈现了一幅立体而生动的历史画卷。

《朋友,新年进步》:通过收集5000多张铁道交通院校的贺年照片以及大量与大学相关的图片资料,书中还原了中国大学在不同时期的风貌,展现了院校的发展变迁和人才培养的伟大历程。在创作过程中,作者刘宇特别注重语言的转换,力求用符合当时时代背景的语言来展现大学的历史。

来源:学生支持中心
审核:江久文、刘耀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