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加强学生骨干队伍建设,助力新生班团干部快速适应角色、提升服务能力,10月10日中午,利兹学院2025-2026学年第一期“书记下午茶”活动在温馨的氛围中举行。学院党委书记江久文、副书记刘耀谦,2025级本科新生辅导员,2022级土木工程专业优秀班团干部李卓睿、李嘉祎,以及2025级新生班长、团支书齐聚一堂,围绕班团建设、学生干部职责等主题深入交流,为新生班团工作破题指路。

活动伊始,江久文以“学生干部的使命与成长”为主题致辞。他指出,班团干部是连接学院与同学的“桥梁纽带”,是班集体建设的“关键少数”,肩负着服务同学、凝聚集体的责任。“要把提升班级凝聚力作为工作出发点,在服务中实现自我价值,在奉献中锤炼综合能力。”江久文强调,新生班团干部需主动培养资源整合能力与沟通意识,树立全局观念,以“新面貌、新作为”推动班团工作开好局、起好步。

作为高年级优秀班团干部代表,李卓睿结合自身经历,分享了班级建设的实践心得。他提出,班长需要完成从“管理者”到“服务者”的角色转型,通过敏锐捕捉同学学业、生活需求,常态化开展专业认知活动,建立班委工作日志,设计班徽等,打造有温度、有特色、有凝聚力的班集体。

李嘉祎则聚焦团支部建设,强调要严格落实“三会两制一课”制度,强化团支部的思想引领和组织建设。“团日活动不能流于形式,要结合专业特色与同学兴趣,把理论学习融入实践体验。”他建议新生团支书创新活动形式,让团支部成为同学思想成长、集体认同的“主阵地”。

在互动交流环节,新生班团干部围绕“信息传达效率”“班集体凝聚力建设”“学习氛围营造”等实际问题积极提问,与会领导、辅导员与学长逐一解答,现场交流氛围热烈。针对“信息传递不及时”的问题,江久文明确:班长、团支书是信息传达的“第一责任人”,需先了解消化学院通知,再通过班级群、班会等多元渠道精准传递,确保“信息不遗漏、理解无偏差”。

谈及“如何提升班级凝聚力”,刘耀谦建议:班委可策划跨班级竞赛、学业帮扶小组等活动,主动对接学业导师开展专业交流;同时借鉴优秀班集体案例,在实践中探索符合自身班级特点的建设路径。李嘉祎补充道,要建立“意见反馈机制”,定期收集同学建议,让班团工作更贴合需求。

关于“学习氛围营造”,李卓睿与李嘉祎共同提议:组织新生参与高年级学长经验分享会,协助同学制定个人学业规划;邱君捷也强调,新生需主动与辅导员、学业导师沟通,形成“师生联动”的学风建设合力。

此次“书记下午茶”活动,不仅为新生班团骨干搭建了交流平台,更明晰了班团工作的方向与方法。未来,利兹学院将持续完善学生骨干培养机制,通过多元化交流活动赋能学生成长,为打造优良班风和学风、推进“三全育人”奠定坚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