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EN
  • 搜索

栗子榜样 | 2022级国家奖学金获得者王晋琦:竞赛为帆,实践远航

2025-02-24
来源: 编辑:学生支持中心

“这份荣誉,是对我三年努力的认可,更是激励我继续奋进的动力!” 谈及荣获国家奖学金,王晋琦难掩欣慰与自豪,同时对未来挑战充满期待。

个人介绍

王晋琦

来自计算机(利兹)2022-02班

中共预备党员

她成绩斐然,智育、综合素质评价均为专业第一,3 门科目斩获满分。

目前,她担任利兹学院学生会主席团成员与学生委员会委员,

且在多项赛事中屡获佳绩:

l 2024年8月获第十七届中国大学生计算机设计大赛国家级三等奖

l 2024年5月获第十七届中国大学生计算机设计大赛四川省级一等奖

l 2024年5月获第十五届中国大学生服务外包创新创业大赛企业命题类省级三等奖

l 2024年4月获第十五届蓝桥杯 Python程序设计大学A组省级三等奖

l 2024年4月获西南交通大学数学建模竞赛三等奖

l 2023年12月获西南交通大学“新秀杯”数学建模竞赛二等奖

l 2023年11月获西南交通大学利兹学院科技月计科赛道二等奖

竞赛:知识巩固的摇篮

在王晋琦的学习中,及时巩固专业知识,是她保持学习成绩的重要倚仗。课堂上,她全神贯注,积极互动;课后,预习、复习、梳理知识,解决遗留问题,从未松懈。为了拓宽知识视野,她充分利用网课、专业书籍等资源对专业知识进行补充,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和综合能力。

“在这个日新月异的领域,新技术层出不穷,提高自主学习的意识是我们保持竞争力的关键。”她建议同学们不要满足于课堂知识,要勇于跳出舒适区,主动寻找学习资源,如在线课程、技术论坛等。这种对专业知识的巩固与补充不仅让她在学业上取得了优异成绩,更为她在竞赛中脱颖而出提供了有力支持。只要涉及到向同学们推荐学习方法,王晋琦始终坚持提到竞赛学习法。她认为,在竞赛中,不仅能够把所学知识融会贯通,而且能够通过对竞赛知识的拓展学习,学习到很多专业外的必备知识。

“在大学中,学科竞赛是检验学习成果、提升实践能力的绝佳平台。”通过竞赛梳理专业知识,查漏补缺,并进行及时自学是王晋琦提高成绩的重要方法。她特别提到了数学建模利兹科技月这两项活动。“参与数学建模比赛让我格外注重提高了自己的逻辑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并且自己摸索出了如何在团队中有效沟通与协作。而利兹科技月则是一个展示创新思维的舞台,我会鼓励自己学习更多的思维方式和更妙的解决办法。”

科研让我有机会深入研究和探索未知的领域,将所学知识和技能应用到了真实工作环境中。




实践:多元成长的阶梯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王晋琦始终坚持在实践的过程中寻求更多元的发展路径。作为学生骨干,她明白将事情做好并非易事,不仅要学以致用,还需在实践中学习新能力与技巧。

在组织第八届西南交通大学“Spelling Bee”词王争霸赛时,她总结经验、创新形式,凝聚团队智慧,助力比赛圆满成功。在志愿服务与社会实践方面,她同样积极参与。大一升大二暑假期间,她加入了利兹学院学生会的暑期三下乡队伍,参与组织前往苍溪县和广元市“重走长征路”的主题实践活动。“这次实践活动让我深刻认识到党史学习的重要性,也让我更加坚定了为实现中国梦贡献青春力量的决心。”


寄语新生:夯实英语基础

对于新生,王晋琦特别强调英语学习的重要性。她指出,英语是国际交流、未来深造与就业的必备工具。同学们不仅要学好课堂知识,还应利用课余时间阅读英文文献、观看英文讲座、参加英语角,提升综合能力。扎实的英语基础,将为大家开启世界名校与优质就业的大门。

关于未来,王晋琦表示她将继续坚持自我与发展,不断提升自己的学术水平和综合素质,以适应未来复杂多变的社会需求。希望利兹学院的每一位同学都能以王晋琦为镜,在学业上精益求精,勇于探索未知,积极参与各类竞赛与实践活动,将所学知识转化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实现个人的多元成长!

文案 |黄亦涵

分享到: